美术学院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琼台讲坛” 书法系《隶书的源流与取法》

2021-12-09 09:15


2021年11月25,琼台美术学院书法系于美411 开展了进行了“琼台讲坛”《隶书的源流与取法》讲座,本次讲座由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甘肃张芝书法院、书法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米文佐教授主讲米教授现于西安交通大学书法博士在读,甘肃省委省政府优秀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书法教师培训项目甘肃省首席专家。书法研究成果获甘肃省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书法理论与创作奖励40余项,主持书法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完成书法类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其他项目6项,在《文艺研究》《中国书法》《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及作品50余篇。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本本次讲座改为线上直播学生集中聆听。由书法系陈小伟主任主持,参会人员有书法系林尤葵教授、文贻锋老师到以及书法系全体学生。


                                                                           陈小伟老师开场致辞


                                                        同学们聆听讲座现场氛围


                                                                                   书法系老师们认真聆听


本次讲座米教授主要从隶书的五大重要源流,隶书的主要取法和学习隶书的五点建议来展开讲解。首先米老师从隶书在书法史上的重要程度不同来展开讲解隶书的五大源流。分别是(一)汉碑隶书,(二)秦汉简牍隶书,(三)清人隶书,(四)唐人隶书,(五)三国隶书。总结出汉碑奠定了隶书体式的基本规范,简牍提供了隶书真实的笔墨语言和丰富活泼的字形结构,清隶实践了如何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取法汉碑并总结出金石气与书卷气的审美,唐代、三国隶书虽被冷漠,但也可以作为学习参考的对象。


                                                 米教授现场直播连线为学生讲授


其次分析了当代隶书的主要取法,学习隶书的五点建议:

(一)与古为徒,夯实基础;

(二)临创无间,结合转换;

(三)透过刀锋看笔锋,笔沉墨实;

(四)自然书写,不矫揉造作;

(五)不随时风,慎追风格。

以上五点建议让同学们在取法,临创转换,和最后风格的形成都有很大帮助。


                                                              同学们与米教授现场提问互动,交流答疑


                                                           米教授最后结语


                                              陈小伟老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


                                                                   讲座结束后全体师生和米教授合影留念






文字编辑:叶雨欣、余鹏

图片:叶雨欣、余鹏

审核:王康媚、陈小伟

发布:羊颖芝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 联系电话:0898-65735051 美术学院就业联系电话:0898-659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