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原——2021级美术学专业文化考察

2023-05-31 16:23


 

岁月泼墨,缀下繁花,盛开的是中华五千年来孕育的优秀文化。中国独特多彩而又绚丽的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欣赏它、学习它。

作为一名美术生,文化考察不光是一门课程,这更是一次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的必不可少的经历,多看多听多走走,可以使我们了解更多,从知识,心灵上都会有更大的帮助和提升。

河南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之源,黄土之下,封存二十多个王朝,两百多位帝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三千多年发生在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占了一半,分别是洛阳、安阳、开封、郑州。而我们此行的目标就是这些蕴含着的无数文明宝藏。

 

殷,并不是商朝唯一的都城所在地。商朝建立后最后的都城在“亳”(今河南商丘),此后的三百多年中,商朝经历了五次迁都,大约公元前1320年,商朝第十九代君主盘庚将国都迁至“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名为“殷”这是商朝最后一次迁都,殷成为商朝最后的都城。

提起殷墟,大家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从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文,这标志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也是信史时代的开始,就这个意义而言,殷墟不仅仅是商朝最后的王城遗址,而且也是标志着中华文明正式进入了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历史。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发掘时间最长、次数最多、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2006年7月,殷墟作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人有文字的记忆是从殷墟开始的,因此,在河南省安阳市除了殷墟遗址以外,还新建有中国唯一一座“文字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览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同时反映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性双重使命。

 

自古有“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之说的洛阳北邙山及周边地区,历代古墓葬星罗棋布,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洛阳古墓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古墓博物馆这里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迄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通过墓葬形制的整体展出,让我们有更多的视角去了解墓室建筑、出土文物、墓室壁画、砖雕艺术和文物所在的空间环境。

                                                                               

最早的中国-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里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都城都建立在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不过夏王朝只是存在于《史记》的记载之中,夏王朝的都城在哪1959年时,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传说中夏人活动的中心地区豫西,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最终在偃师发现了夏都二里头遗址,震惊世界。考古人60多年的发掘,才有了今天的二里头遗址展示在我们面前。二里头遗址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夏朝的都城遗址,距今3800余年。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市境内,遗址东西2400米,南北1900米,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在学界享有"最早的中国,华夏第一都"之称。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多已褪色。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国家营造,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少林寺坐落在河南登封市西北方位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公元495年,也就是北魏太和十九年,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正如杜牧诗文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北魏孝文帝时期,佛教就已经十分昌盛。孝文帝礼佛,据记载在太和元年(公元477年)京城内佛教寺院已经达到百余所,政策上的优待,吸引了大量外国僧人来中国传教。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印度婆罗门摩诃迦叶(释迎牟尼弟子)的第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从印度出发,经历三年的漫长行程,辗转多地进入中原地区,终于来到了嵩山少林寺

相传,菩提达摩在阴暗潮湿的岩洞中”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传授以《楞伽经》为依据的大乘禅法达摩之徒慧可,”师事达摩,朝夕参乘“。慧可为了学习佛法的奥义,用利刃砍断自己的左臂,献于达摩,流淌的鲜血染红了周围的白雪。慧可一心求法的诚意感动了达摩,取得了法嗣的地位达摩和慧可为法忘躯、以启山林的精神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不可动摇的地位之后,广集信徒传授禅宗,僧徒日益增多,寺院逐渐扩大,少林寺声名日渐大振因此,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达摩也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祖师。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之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建造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景区占地六百余亩,其中水面一百八十亩,大小古船五十多艘,房屋四百余间,景观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全面还原了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诸多场景,使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宋代的社会风俗

 

郑州博物馆成立于1957年7月,是河南省内成立最早的地市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文明单位。现有两馆,嵩山路馆与文翰街馆。我们此行去的就是文翰街馆。该馆有文物藏品近6万余件,包括陶器、瓷器、书画等20多个门类。文翰街馆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62米,建筑外观远看如“黄龙聚宝,物博盛天”。馆内有21个展厅,规划各类展览20个。其中,3个基本陈列郑州通史展。嵩山路馆占地面积14.8亩,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主展馆以郑州出土的商代青铜方鼎为造型基础,取“鼎立中原”之寓意。有常设展览《长渠缀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文物保护成果展》。

 

河南省美术馆成立于1985年,是河南省唯一的省级美术馆,肩负着对河南美术珍品的收藏、研究、展览以及对公众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推动河南省美术事业发展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现典藏有刘岘先生、靳尚谊先生及本土艺术家的大量作品。 河南省美术馆不仅是河南美术工作者展示自己才华的广阔舞台,也是展示河南美术创作水平、对外美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经过这七日的文化考察,从殷墟安阳到古都洛阳,开封清明上河园再到郑州博物馆,跨越的是千年历史,看见的是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对美术学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文化考察》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也是必修课。通过《文化考察》课程的教学,开阔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文化遗迹等文化场所,对《中国美术史》以及其它专业课程中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认识,增加知识储备。同时,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增强实地实物的感性认识,深化专业理论学习,强化实践技能培养,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意识和科学精神。为后续专业学习及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伏笔。

 

 

文字:王一琪

图片:王一琪、符方明等

审核:徐劼

 

友情链接: 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1.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高校区 邮编:571127 联系电话:0898-65735051 美术学院就业联系电话:0898-65922832